中国量子制造的飞跃:解读量旋的创新突破

2025.07.04 · 技术博客 中国量子制造的飞跃

中国在量子制造领域正掀起一场从芯片设计到规模化生产的变革。量旋的突破性工具如何塑造量子技术的未来,本文将为您揭晓。

什么是量子制造?

量子制造

量子制造指利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量子计算硬件(如量子比特和量子处理器)的过程。与传统芯片制造不同,它需要在原子尺度实现精准控制,以利用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独特属性。中国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,以量旋为代表的企业正率先打造连接科研与量产的技术桥梁。

 

中国的量子制造生态系统

 

中国在量子制造领域的快速崛起,源于政府投入、学术研究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力。关键里程碑包括:

  • 首次超导芯片出口:量旋成为中国首家实现超导量子芯片全球出口的企业,彰显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实力对等。
  • 全球市场覆盖:中国量子产品已进入 30 多个国家,量旋的桌面级量子计算机被澳大利亚、欧洲等多地高校采用。
  • 全栈式能力:量旋等企业掌控从量子芯片 EDA 设计软件到低温系统集成的完整制造链条。

 

量旋的量子制造工具解析

 

量旋天乙:量子芯片设计的核心引擎

量旋天乙 是一款颠覆性的量子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(EDA)工具,核心特性包括:

  • 参数化设计:可实时模拟调整量子比特组件的长度、宽度和位置。
  • 一键生成布局:根据设计参数自动生成优化的芯片布局,大幅缩短开发周期。
  • 拖拽式布线:直观调整信号路径,解决冲突并提升量子比特相干性。
  • 云端访问:无需下载,通过浏览器即可在任意地点设计芯片,促进全球协作。

 

超导量子处理器(QPU)制造专长

量旋的超导 QPU 生产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:

  • 高保真量子比特:单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超 99.9%,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 99%—— 这是实现无差错量子操作的关键。
  • 退相干控制:QPU 的量子态保持时间(T1)可达 102 微秒,足以支撑复杂算法运行。
  • 模块化扩展:支持 2 至 20 量子比特配置,兼容一维 / 二维拓扑结构,适配科研与工业场景。
  • 出厂测试:每台 QPU 均附带详细特性报告,确保制造一致性。

 

中国量子制造模式的优势

  1. 高效提速:量旋天乙 等自动化工具将芯片设计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。
  2. 成本优化:自研生产线与标准化流程降低了量子硬件的制造成本。
  3. 技术严谨性:精密制造实现亚纳秒级同步精度和控制系统 16 位分辨率。
  4. 可扩展性:模块化设计支持从 2 量子比特科研级芯片到 20 量子比特工业级系统的灵活扩展。

 

对全球量子产业的影响

中国的量子制造创新正在重塑全球量子技术格局:

  • 教育普及:量旋Triangulum Mini 等便携式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将量子实验带入全球高中课堂。
  • 工业应用:中国研发的量子 - 经典混合算法已用于华夏银行等机构的 ATM 网络优化。
  • 科研加速:与华大基因等机构的合作中,量子制造技术将基因组装效率提升 30%。

 

量子制造常见问题解答

 

1. 量子制造与传统芯片制造有何区别?

量子制造需要控制量子态,因此需依赖 20 毫开的极低温环境和纳米级精度制造,以确保量子比特的相干性。

 

2. 量子制造目前能解决实际问题吗?

是的!量旋的芯片已应用于金融风险分析、药物研发模拟,甚至为大型银行优化 ATM 网络。

 

中国量子制造的未来展望

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(量旋的研发人员占比超 50%)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中国有望:

  • 为全球客户提供全自动化量子代工厂服务
  • 开创适用于 AI、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量子 - 经典混合制造流程

随着量子制造技术的成熟,中国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实践上的融合,或将定义未来十年量子计算的突破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