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量子计算公司有哪些?这些企业值得关注

2025.05.15 · 技术博客

量子计算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赛道,正成为我国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、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关键领域。近年来,国内涌现出一批在量子计算赛道表现突出的企业,其中既有专注技术攻坚的硬核玩家,也有跨界布局的生态型公司。

我国量子计算公司有哪些?这些企业值得关注

 

一、量旋科技:致力于量子计算的产业化和普惠化

 

作为国内第1家向海外出口的超导量子芯片的公司。量旋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,始终聚焦超导量子计算赛道,构建了覆盖“芯片设计-测控系统-算法开发-教育应用”的全产业链能力。

量旋科技

核心技术突破

 

  1. 量子芯片设计: 2024年发布的超导量子芯片“少微”系列,采用自主设计的元器件库和智能化布线算法,20量子比特芯片的量子比特寿命突破500微秒,操控精度达99.9%,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。其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“天乙”支持Web端操作,可快速完成量子芯片原型开发,将研发周期缩短40%。
  2. 测控系统创新: 量子测控系统“织女星”支持4-8GHz射频脉冲操控,通过高精度信号采集技术,实现量子比特状态的实时反馈。该系统已应用于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等机构的量子计算实验,稳定性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。
  3. 行业应用落地: 在金融领域,量旋科技为华夏银行定制量子神经网络模型,通过分析ATM机使用数据,精准筛选低效设备裁撤方案,帮助银行降低30%运维成本。在药物研发方面,其量子化学模拟平台可将分子动力学模拟效率提升百倍,助力药企缩短新药研发周期。

 

生态布局

 

  • 教育生态:推出教育级量子计算机及配套课程,与清华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共建量子计算实验室,培养超千名专业人才。
  • 产业合作:与中科曙光、华为云等企业联合开发量子-经典混合计算平台,为智能制造、金融风控提供算力支持。
  • 技术路线图:计划2025年发布4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,2026年实现400量子比特原型机量产。

 

二、其他重点企业速览

 

本源量子:

 

  • 核心产品: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“本源悟空”已接入全球800万用户,完成17.8万次运算任务,支持100+量子比特操控。
  • 技术突破:2024年完成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研发,实现极低温环境下量子芯片信号稳定传输。
  • 资本布局:获中际旭创、三星医疗等上市公司间接投资,2023年量子计算业务收入超4400万元。

 

国盾量子:

 

  • 技术优势: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国际领先,量子计算机“祖冲之三号”采用其室温电子学系统。
  • 商业化进展:2023年交付2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,参与制定首个量子计算国家标准。

 

华翊博奥:

 

  • 技术路线:专注光子量子比特操控,2024年实现12光子纠缠态制备,抗干扰能力优于超导路线。
  • 应用场景:在量子通信加密、光子芯片设计领域与华为、中兴展开合作。

 

三、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

 

技术突破加速

 

  • 硬件迭代:国内企业量子比特数量每年翻倍增长,2025年主流机型将突破100量子比特。
  • 算法创新:金融、材料科学领域专用算法数量同比增长200%,量子计算实用化进程提速。

 

产业化痛点待解

 

  • 成本高昂:超导量子计算机单台造价超亿元,制约规模化应用。
  • 人才缺口:全球量子计算研发人员缺口超10万人,国内复合型人才仅千余人。

 

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(如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量子科技战略地位)和产业链协同创新,我国量子计算产业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千亿级市场规模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关注技术落地能力强、生态布局完善的企业,或将抢占未来科技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