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量子计算竞赛中,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凭什么脱颖而出

2025.04.10 · 行业资讯

 

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浪潮中,量子计算领域无疑是一片备受瞩目的 “战场”。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资源,期望在这个极具潜力的领域抢占先机。而中国,凭借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,在量子计算机架构方面脱颖而出,引发了全球的关注。

 

全球量子计算竞赛中,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凭什么脱颖而出

 

回溯量子计算的发展历程,早期阶段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。然而,随着研究的深入,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逐渐显现出差异。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起步较早,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,在一段时间内占据领先地位。例如,谷歌于 2019 年推出的 53 比特 “悬铃木” 处理器,宣称实现了 “量子霸权”,其在特定任务上展现出的计算速度远超传统超级计算机,引起全球轰动。

 

但中国并未在这场竞赛中落后。自 2019 年谷歌宣称实现 “量子霸权” 后,中国科学家迅速做出反应,敏锐地察觉到经典算法仍有优化空间,并开启了追赶与超越之路。同年,潘建伟团队在一维链结构芯片上实现 12 个量子比特纠缠,尽管当时保真度 70%,不及国际顶尖水平,却为中国超导量子计算埋下了第一颗希望的种子。此后,中国团队稳步推进研究,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,首次验证了二维芯片架构可行性,将量子比特从 10 个提升至 24 个,为后续大规模量子比特集成奠定了基础。

 

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能在全球脱颖而出,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。以 “祖冲之” 系列超导量子计算机为例,在架构设计上,团队实现了从一维链到二维网格排布的革命性升级。二维网格架构使量子比特间连接效率大幅提升 300%,极大地增强了量子比特之间的相互作用,为实现更复杂的计算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材料应用方面,开发钽膜工艺,降低了量子比特对噪声的敏感性,提高了量子比特的稳定性。与此同时,提出 “量子比特相干时间” 优化方案,通过电路参数优化,让量子比特的 “工作寿命” 从 30 微秒延长至 50 微秒,后在 “祖冲之三号” 中进一步延长至 72 微秒,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40 微秒,为量子计算提供了更长的有效操作窗口。

 

在硬件制造工艺上,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“祖冲之三号” 通过倒装芯片技术,将两块蓝宝石芯片集成 287 个元件,密度提升 50%,实现了更高的硬件集成度。并且,其架构直接兼容量子纠错算法,进行表面码纠错预演,为未来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提前布局,这一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。

 

除了超导量子计算机架构,中国在光量子计算机架构方面同样成果斐然。“九章” 系列光量子计算机采用独特的光量子干涉原理,通过精心设计的光路系统,实现了多光子的纠缠和干涉运算。在处理特定的量子计算任务时,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,如 “九章二号” 在高斯玻色取样任务上的速度比超级计算机快 10¹⁴倍。这种基于光量子的架构,在某些复杂算法和特定应用场景中,有着超导量子计算机所不具备的优势,两者相互补充,共同构成了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全面而强大的技术体系。

 

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,更是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发展的重要保障。近年来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量子科技的发展,将其列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领域。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,设立专项科研基金,为量子计算相关的科研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。在政策引导下,各地纷纷布局量子科技产业园区,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和企业入驻,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,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。

 

从实际成果来看,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的先进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验证。2021 年,“祖冲之二号” 横空出世,以 66 个量子比特、100 亿倍于超算的速度,首次在超导体系证明量子计算优越性,让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在光量子和超导双路线实现突破的国家。2025 年,“祖冲之三号” 震撼登场,拥有 105 个量子比特,其处理 “量子随机线路采样” 任务的速度比目前最快超级计算机(美国 Frontier)快 10¹⁵倍(约 64 亿年任务仅需数百秒),比谷歌 “悬铃木” 快百万倍,综合性能指标刷新国际纪录。“祖冲之三号” 还通过表面码纠错研究(码距 7→9→11),为容错量子计算奠定基础,走在了全球量子计算发展的前沿。

 

展望未来,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将继续朝着更高集成度、更稳定、更强大的方向发展。科学家们计划在 10 - 15 年内建成含千逻辑量子比特的容错量子计算机,并构建从芯片制造到应用开发的完整生态,推动形成量子计算产业集群。在应用领域,量子计算将在药物研发、人工智能、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。例如,在药物研发方面,量子计算可模拟分子反应速度,将其提升百万倍,有望使抗癌新药研发周期从 10 年缩至 1 年;在人工智能领域,量子算法能让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时间从 3 个月减至 1 天。

 

在全球量子计算竞赛的赛道上,中国量子计算机架构凭借独特的技术创新、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显著的实际成果,成功脱颖而出。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,在量子计算这一未来科技的制高点上,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,引领全球量子计算技术迈向新的高度。